第729章 餓不死
晚上這一頓飯,菜嘎嘎硬,頭一道菜就是小雞燉蘑菇。
在東北,招待客人,必有這道小雞燉蘑菇。
小雞是自家養的老母雞,蘑菇是上山採的榛蘑。
榛蘑挺貴的,平時根本捨不得吃的,都要曬乾了攢起來,送到鎮上的供銷社去賣。
第二道菜是燉的殺豬菜,估計是過年分的年豬肉,沒吃完,都給做了。
過年過節,有貴客來,家裡是一定要做條魚上桌的。
別的地方或許會缺魚,勝利大隊會缺嗎?
開玩笑!
除此之外,李彩英還炒了雞蛋,這個年代的雞蛋紅彤彤的,炒完以後金黃噴香,隨便切點大蔥放在一起炒都特別好吃。
除此之外還有炒的花生米,幹豆角燉粉條,涼拌木耳,小蔥拌豆腐。
八個菜,許多人家過年也吃不上,李彩英真是掏空家底請姜顏吃飯了。
「我的媽呀,嬸子你咋做這麼多菜!」姜顏看著滿滿一大桌子菜,不由得笑道:「咋的,日子不過了,這麼造。」
鮑志國精神很好,「今天高興,不說那些,你多吃一點。」
「好。」
「小姜知青,你嘗嘗咱們大隊自己養的魚。」鮑勝利笑著道:「你離開咱們大隊這麼久,看看味道變沒變?」
「大哥你這話說的,那魚就是魚唄,都一個味兒。」鮑鐵路較真地道:「那咋的,京城的魚,和咱東北的魚,還能吃出兩個味兒來?」
鮑勝利剛要說話,就聽到姜顏說了一句,「鮑三哥,這地域不同,魚啊,還真就不是一個味兒。」
「真的假的?」鮑鐵路都懵了,「還有這說法?」
「那當然了,地域不同,代表著溫度,濕度,都會有所不同。再加上水質的不同,魚肉的口感和味道都有區別。」
姜顏侃侃而談,「比如咱們東北,四季分明,氣溫較低,晝夜溫差大,魚肉呢,就比較堅實,不鬆散。咱們這裡多江河湖海,尤其是勝利大隊的魚,那可是引了山泉水,河水進魚塘的,所以肉質鮮美,自然是別的地方比不了的。」
「怪不得的。」李彩英猛地拍了一下大腿,「他爸,你記得不,外村地,還有林場的人就說過,就數咱們勝利大隊的魚好吃。」
這會兒還是計劃經濟,買啥都靠供應,林楊的工人都是出力氣的,要是吃不好,能把食堂掀了。
所以勝利大隊的魚從來不愁賣,這也是得益於當年姜顏赤手空拳為他們打下的江山。
「你看吧,我就說嘛。小姜知青,有文化就是不一樣啊,啥都懂。」
大家都知道她上了大學,而且是在恢復高考之前上了大學,還是軍校,但是每個人都很有分寸地沒去問她這件事。
「不過話說回來,沒看到芳芳和二哥啊?」
「援朝結婚了。」
算算歲數,鮑援朝都二十六了,也該結婚了。
「二嫂娘家是清河大隊的,他們有時候住在那邊,昨天剛回去。」
現在鮑援朝在清河大隊帶著鄉親們發展養殖,工作開展得也是有聲有色,威信也立起來了。
老百姓知道誰對他們對,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,他們心裡明白著呢。
「芳芳在鎮上呢!做小學的代課老師。」李彩英提到女兒,有點笑模樣了,這是去年的事情,要是再往前兩年,他們是不敢讓鮑芳當老師的。
」那很好呀。「
印象中鮑芳並不喜歡學習,初中畢業以後就不想上學了,沒想到居然能當代課老師。
大家說說笑笑吃完了飯,姜顏提出要給鮑志國看一看。
常麗非常支持,「姜顏的醫術,在沒上大學之前就是一流的,她能治好我的病,說明確實有兩把刷子,讓她給咱爸看看吧。」
他們不是懷疑姜顏的本事,而是癌症這個事兒,被醫生說得那麼嚴重,世界難題,沒有根治辦法,萬一給了鮑志國生的希望,又……
「你們那是啥表情,小姜能給我看病,那不是我的榮幸?」
鮑志國以前說話,聲音洪亮,給人一種鏗鏘有力的感覺,可是他現在生了病,呼吸都不順暢,說起話來軟綿綿的,沒有力氣。
才幾年的工夫,他像老了二十歲似的。
「我奶奶也是這個病,相信我,就算不能痊癒,但是至少可以幫鮑叔減輕痛苦,能延長他的生命。」
「小姜知青,我們相信你。能不能治的,也算有個準話。」
他們怕的,是那種無力絕望的打擊再來一次。
姜顏給鮑志國診脈,兩隻手診了足足二十分鐘,她放下手那一刻,屋裡的人都用希冀的目光看著他。
「咋樣?能行嗎?」
姜顏讓小寶給自己找筆和紙,「我來寫藥方,明天讓鮑大哥和鮑三哥一起回鎮上抓藥,鎮上沒有,就去縣裡買,要買全。家裡有沒有煎藥用的壺?要是沒有也買一個。病症和我奶奶有九成相似,吃三天就能看到效果,咱們先吃藥。」
那就是有希望?
大家立刻興奮起來。
鮑鐵路忙不疊地道:「好,我們明天就去,爸,你聽小姜知青說了沒有,你這病是能治的。」
「對了,小姜知青,我們村自己種的藥材,不能用嗎?」
忘了這茬,勝利大隊當年可是種了不少藥材的,算一算,有很多都該進入成熟期了。
「明天我去看看,咱們抓的這個葯是炮製過的,林子裡種的葯,需要好幾道工序才能擺到貨架子上售賣,有些葯,生熟藥性不同,有很多說道的。」
大家點頭,他們都不懂。
姜顏有了一個想法,看著鮑鐵路問道:「鮑三哥,你退伍以後,應該給安排工作了吧?你沒去報到?」
鮑鐵路有點不好意思,「主要是不適應,乾脆拿了一些錢。但是我隻是義務兵,給的不多。」
其實這個時候,很多機制還不完善,轉業後的安排,遠沒有後世那麼規範。
「那你想過以後做什麼沒有?」
鮑鐵路有點茫然,「種地唄,不是說要包產到戶了嗎?以前是給大隊種地,以後給自己種,打的糧食一賣,餓不死的。」